作者:浙商期货江文敏 Z10016911、F3068406
(相关资料图)
数据支持人:浙商期货 陈凯航 F03089894
1.1. 产能产量
2020年全球金属硅产能650万吨,其中海外产能133万吨,国内产能517万吨。2013年至2020年间,全球工业硅产能增量185万吨,海外产能增量13万吨,国内产能增量172万吨。2020年全球金属硅产量300万吨,其中海外产量80万吨,国内产量220万吨。2013年至2020年间,全球工业硅产量增加71万吨,海外产量增加1万吨,国内产量增加70万吨。全球主要产能和产量均在国内,且全球产能产量的增量近年来也几乎都在国内。
海外工业硅产能利用率近年呈下滑趋势,从2018年的接近80%下降到2020年的60%;而国内产能利用率往年较平稳,维持在50%附近,在2021年上升至60%。除中国外,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工业硅产量较多的有巴西、挪威、法国和美国。
国内工业硅生产有较明显的区域特征。工业硅产量较多的省份有新疆、四川、云南。新疆产量占比约44%,四川产量占比17%,云南产量占比18%。工业硅生产需要消耗较多的电力,并且生产的产品优劣(牌号大小)主要由硅石质量决定。新疆由于低廉的电力价格,在生产成本上有巨大优势;四川和云南由于水电居多,其用电成本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每年的丰水期生产成本较低,产量增加;在枯水期,生产企业会自发停炉检修。
在产品牌号方面,全国产量最多的牌号是421(含521、411),其次是通氧553,不通氧553产量较少。2020年全国421(含521、411)产量占比为38%,通氧553产量占比22%,不通氧553产量占比11%,其他牌号产量占比29%。分省份看,主产区四川、云南的421产量较多,2021年云南的421产量占全省工业硅产量的56%,四川的这一比例相对偏低,但仍有47%之多。新疆的421、553产量相差不大,2021年两者产量占比分别是31%和43%。由于新疆的工业硅中一大部分量由合盛硅业(603260)生产,而合盛硅业自身配套有机硅下游,可以消耗自家生产的421牌号工业硅,因此新疆虽然421和553的产量相差不大,但流通货基本以553为主。
1.2. 出口
每年工业硅出口量约占产量的25%,主要出口港口是天津港(600717)和黄埔港,出口产品中553和421均有。我国工业硅出口国家较多,但各个出口国家的出口量较少。以2021年为例,年出口量在一万吨以内的国家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43%。其余出口量中,出口日本数量最多,占比24%,其次是出口泰国占比9%和出口印度占比8%。
1.3. 需求
工业硅需求主要有出口、有机硅、多晶硅和铝合金四大类。除去出口,国内工业硅需求量从2013年的96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196万吨,增速较快。
近年来,多晶硅产量逐年快速上升,预计2022年将取代铝合金成为第二大需求方,且未来年份的需求仍将快速增长。工业硅在铝合金行业中主要用于硅铝合金制造,由于铝合金行业呈现小而散的格局,整体需求呈平稳态势。虽然光伏的需求强劲,但有机硅目前仍旧是工业硅的最大需求方,且由于投产计划较多,预计未来几年内多晶硅对工业硅需求量仍旧难以超过有机硅对工业硅的需求。
工业硅下游多晶硅主要用作制造太阳能(000591)光伏电池片,电池片做成组件后安装成光伏电站。因此多晶硅终端需求是光伏装机量。由于全球大部分的工业硅产量都在国内,相当一部分工业硅在下游产业链上会以多晶硅、电池片、组件等各种形势出口国外以满足全球的光伏装机需求。有机硅终端需求较杂,电子家电、新能源电力、建筑等行业用量相对较多。
1.4. 贸易流向
工业硅的主要下游中,多晶硅生产企业在西北、华中、华东均有分布,有机硅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沿海地区,铝合金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东。
因此,工业硅的贸易流向主要是从西南、西北向东部流通。新疆由于距离较远,工业硅产品主要流向华北;云南的工业硅产品则主要就近运往华南;四川的工业硅产品流通则较广泛,从华北到华南均有贸易。
1.5. 行业集中度
工业硅生产企业有约220家。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新疆、湖南、福建等区域。其中云南、四川工业硅企业数量占到全国总数的比例接近50%,年产量在1万吨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行业集中度不高。
而其头部的十家生产企业,以2020年为例,其产量占到了全国产量的44.2%。在前十家企业中,产量第一位的合盛硅业产量越等越其余九家产量之和。因此工业硅行业呈现一家独大,尾部小而散的格局。如果刨除合盛硅业,剩余工业硅企业基本是一个小而散的格局。因此工业硅价格常年稳定在成本线附近,利润较薄。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